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李白

關燈
李白

【李白這兩年都在江南一帶漫游。】

李白的生活真是讓許多文人士大夫又羨慕又悲傷。

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門又壯志未酬的學子們,他們對李白頗有些“怒其不爭”的感覺。

以往他們知道李白之不幸,卻也不能很清楚地理清到底是為何。

如今卻是懂了一些,雖然讓他們去,或許也不一定能成功,但他們肯定不會那樣輕易地就離開皇帝身邊的。

在皇帝身邊,就算暫時無權,若是能伺候得好了,還怕說不上話嗎?

縱觀古今,如此多的閹人都能靠著自己的一張嘴權勢滔天,以他的才能還不行嗎?

【公元748年,天寶七載,好友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,次年,李白得知此事,寫了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表達自己的關心。】

公元744年,天寶三載。

王昌齡有些懵了。

他怎麽又被貶了?

這才四年,他又被貶了?

嘆息一聲後,他也冷靜下來大概能知道是什麽原因了。

可是他又不甘,自己一心做事,卻一再被貶,還有天理嗎?

王昌齡不相信是自己做了什麽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,他不可能做。

【王昌齡也是個被一貶再貶,且最後客死異鄉的悲情人物,作為李白的好友,王昌齡也一身反骨,放浪不羈,但是他的科舉之路相對於唐代許多文人那還是順利很多的。】

聽到這話王昌齡更傻了。

客死異鄉?

他竟會是這等下場嗎?

起先他還是憐憫李白,沒曾想到自己比李白也好不到哪裏去。

作為李白好友……

作為好友的李白此時也頓住了,他的好友們,為何一個個地都如此淒慘?

孟夫子和王昌齡,近年來他們相處甚密,孟夫子已經走了,王昌齡也要離他而去?

他也一身反骨?

這話聽著像是貶低,但李白卻覺得那才是王昌齡的真性情。

難道做官就不能有真性情嗎?

別人不了解,他卻是知道的,王昌齡是個好官。

【他參加科舉一舉中第,幾年後又以博學宏詞登科,然而考試順利,仕途卻不怎麽順利,李白和他都是一樣的懷才不遇,所以自然也就生出了同情之意。】

正是如此,李白才更加同情王昌齡。

他和孟夫子兩人就算了,甚至不算是走上了那條路。

可王昌齡卻本該是前途無量的,可現實呢?

思及此,李白更加心傷,王昌齡好歹還站在過那樣的位置,而孟浩然至少隱居多年,而自己仕沒能仕,隱沒能隱。

李白哈哈笑了兩聲,驚得林間的夜鳥都撲棱撲棱地飛了起來。

還真是讓人覺得悲哀至極啊!

可哀傷無用,他坦然面對才是對自己最好的。

再一看向巨幕,幕中女子已經在說他的詩句。

可是李白也想不通,王昌齡為何就能被一貶再貶呢?

【“楊花落盡子規啼,聞道龍標過五溪。”楊花就是柳絮,柳絮落盡就是春盡之時,而子規就是布谷鳥,首句是起興,渲染氛圍,每個人心中想象到的場景可能都不同,但是“落盡”、“啼”這樣的描述顯然不是在描述很歡快的場景。】

李白微微頷首,大概就如同此時的場景。

雖說四周寂靜,能發出最大聲響的就是自己。

可是他卻無法感覺到寧靜,只是一種寂寥之感。

【“我”聽說你去龍標要經過五溪,“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”“我”將憂愁寄於明月之中,讓它隨著風陪你去往夜郎之西。】

【又是與明月的互動,雖然在這裏並不是重點,卻很重要,如果沒有這樣一句話,整首詩就變得索然無味了。】

說起明月,李白方才覺得心情好了些許,雖然此時沒有明月,可明月始終都在。

烏雲只是暫時的,甚至不如那些奸佞小人存在的時間長。

所以他愛月,冰冷的月光有時候會比那些人更有溫度。

【有些人可能很有表達欲能創作出很多的作品,但是能寫出優秀作品的人卻真是百裏挑一。以至於有時候我們可能會下意識地帶著濾鏡看李白此類文人,即便李白嗜酒如命,即便李白恃才傲物,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會去在意這些,反而會把這些缺點當成李白的加分項。】

李隆基不置可否,但心裏卻十分讚同幕中女子的這話。

李白恃才傲物,這實在是太明顯了。

他還以為女子會一味地偏袒李白都不會說這些,現在看來是自己想得太多了。

說了才好,不然眾人怕是會以為自己多妒忌英才呢。

但就算是李白不恃才傲物,他也有許多的缺點。

自己也不一定會用他。

【不止是我們,當時的人對他應該也是一樣的,或許就像我們現在追星,李白也有很多的粉絲,其中肯定不乏女友粉、老婆粉,這宗楚客的孫女宗氏很可能就是其一。】

李白一怔,宗氏?

女友粉、老婆粉,這又是一些新的表達。

意思是很喜歡自己的人吧?

聽此意思,都是女子?

【關於李白和宗氏有一個很著名的典故,叫“千金買壁”,傳說,當初李白游梁宋時遇到杜甫和高適,這事情我們之前是講過的,有說法是李白的《梁園吟》就是寫在這時,這個作品時間本來就是有爭議的,不用太過在意,根據這個典故所講,當時李白的這首詩是寫在一面墻上的,他題詩的時候,杜甫和高適在身邊,而那天他們還聽到了琴聲,彈琴之人就是這位宗氏,宗氏看到了李白寫在墻上的詩被深深吸引,於是花千金將那面墻給買了下來,李白也因此與宗氏結緣。】

【如果這事情是真的,那就是大小姐一擲千金的浪漫愛情故事,但事實到底如何我們也無從知曉,只是在公元751年,天寶十載前後,李白與宗氏確確實實成了親。】

李白驚了,自己竟會和千金小姐結婚?

不過女子先時似乎是說過的,自己當過兩次的上門女婿,而如今才一次。

當上門女婿這事情也有許多人與他說過,明裏暗裏看不起他,也或許是真的關心他,可不管怎麽樣,他都不在乎,難道還要因為他是上門女婿而否定他的才華?

【雖說李白是大戶人家的上門女婿,但是兩次入贅的對象都算不得很好。前面許氏還可以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但這宗氏的身份就有點微妙了。】

李隆基冷笑出了聲,惹得眾人都看了他一眼。

這宗楚客眾人是知道的啊,李白如何這般想不開呢?

這還如何重用他?

【宗楚客的母親是武則天的同族姐妹,他三次為相,但是卻一次次地犯下罪行,在武則天當政時就獲罪被流放,他官運不錯,卻起起伏伏,後來又和權貴武三思與韋皇後勾結,後來還想謀逆做天子,直到李隆基才坐罪伏誅。】

公元697年,武則天神功元年。

武則天眼睛瞇了瞇,雖然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。

但是每每說起這些,還是會叫她心裏一陣一陣地抽得疼。

能有幾個省心點的嗎?

很好,至少還是提了,總比什麽也不說的好。

宗楚客是吧?

謀逆做天子是吧?

她……

她自己可與這些叛臣賊子不同!

這些男人,就算真坐上了這樣的位置,坐得穩嗎?

異想天開!

有他受的!

【所以以宗氏的背景,李白若真只是為了權勢和地位選擇她確實不太聰明,但李白雖說有時候比較直來直往,卻也不至於傻,那他圖什麽呢?難道真是在四十多歲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嗎?】

眾人也不明白呢。

李白娶一個謀逆之人的後代是想做什麽?

是表示自己對聖人的不滿?

還是嫌棄自己的命太長了?

但事情還沒有發生,或許連李白自己都還不知道是為了什麽呢。

【然而李白不止一次在詩句中提及這位妻子曾經的家世,比如《自代內贈》中的“妾家三作相”,他說這個是為了什麽呢?】

【李白的心思還真是很難懂,他自己的詩句中表現出來的是自己想要走向仕途的決心,但是行為上卻仿佛在抗拒這個事情,其他的我們還可以找理由去幫他解釋,比如不參加科舉考試,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。辭官漫游,是因為唐玄宗對他的忽視以及周圍的小人對他的讒言。】

【但是關於這些,李白難道自己就沒有任何的過錯嗎?】

公元744年,天寶三載。

這幾句話是李隆基覺得幕中女子說過的對自己善意最大的幾句話,雖然前面還是不斷強調自己對於李白的忽視。

但是即便自己在這事情上算不得一個明君,李白也算不得一個賢臣。

哪怕,自己的過錯更大。

李隆基很清楚,自己不能將過錯都推到李白的身上,他只是心中有些不忿而已。

有了女子此言,已經足夠了。

【我們唯一能想到的好一點的說法就是李白是一個十分自我的人,他希望在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能夠保持自己的真性情,他也確實盡力去做了,雖然最後都不盡如人意,不想做的幹謁之事幹了不少,然而想要實現的理想卻還是遙遙無期。】

李白知道自己很自我,可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麽不對的。

他在不傷害他人的同時保持自己的本心,有什麽錯嗎?

至於最後都不如人意,這能怪到他的頭上嗎?

若是大家都放棄了自我,那這人世間還有何存在的意義?

【這啊就充分地體現了一句話,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,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李白這裏顯然不可能達到平衡,所以在很多時候,李白都是痛苦的。】

不痛苦。

李白下意識地就想否認,他有什麽可痛苦的?

他有酒有詩,他走過名山大川,也到過天子近前,他還有什麽可痛苦的?

宰相之位就那麽幾個,而大唐才子又有多少?

他不痛苦。

【然而他在痛苦的同時,還竭力地保持著自己的豁達,保持著自己的浪漫之心。】

【李白沒有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,參與永王之事可能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,但這也不是他自己主動要去做的事情,他始終是保持著自己的赤子之心的。】

【所以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可以對李白有那麽大的濾鏡,隨便怎麽吹,只要你不拉踩別人的偶像,基本上沒人說你吹李白不對。】

濾鏡、吹、拉踩?

又是一連串的讓人不懂的詞。

雖然不懂,但眾人也看得出來,幕中女子又是在誇讚李白了。

果不其然,下一句女子的話十分堅定。

這是她說過的一句話。

【這就是李白的魅力。】

【但我們站在上帝視角,肯定看得比較清晰,而李白那時候可能還是恍恍惚惚的,他的優點就在於他的理想很堅定。】

【在這個時期,安祿山謀反之事已經有了苗頭,李白或許是出於對此的懷疑,也許是明白了自己不太可能輕松地靠著幹謁實現自己的理想,於是想要立功邊疆,曲線救國。】

【在公元752年,天寶十一載,李白前往總是成為叛軍根據地的幽州。】

我有罪,我來晚了!

跪下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